JB_T 9798.2-1999 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 试验方法
ID: |
80DB1BF5E2CB40FF8037004800280AD7 |
文件大小(MB): |
0.45 |
页数: |
14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19-11-1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60.20,B91,JB/T 9798.2-1999,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试 验 方 法,Rotary tiller fitted on walking tractors,–Testing methods,1999-08-06 发布 2000-01-01 实施,国 家 机 械 工 业 局 发 布,I,前 言,本标准是对ZB B91 008.3—87《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 试验方法》的修订。本标准与ZB B91,008.3—87 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1. 本标准中增加了引用标准,2. 取消合并了原标准中“ 试验田特征记录表、土壤绝对含水率测定表、土壤坚实度测定表、碎土,测定表、耕深测定表、植被覆盖测定表” 等表,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 B91 008.3—87,本标准的附录A 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昌旋耕机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正梅、王权、邹万德、张龙宝、张礼钢,本标准于1987 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JB/T 9798.2-1999,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卧式旋耕机的试验条件、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本标准适用于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以下简称手扶拖拉机旋耕机),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5667—1985 农业机械试验方法,3 试验条件和准备,3. 1 试验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其面积应能满足各试验项目测定的要求(各项测定点位置见图1),3. 2 试验前应对试验地的土壤及地表条件进行查定和测定,3. 2. 1 土壤类型:根据当地土壤类型普查或测定结果计入表1,3. 2 . 2 耕前植被:用面积为1 m×1 m框架(其宽度与手扶拖拉机旋耕机工作幅宽一致)平放在地表上,紧贴地面剪下露出的植物,称其质量并算出平均值,结果计入表1,3. 2. 3 土壤绝对含水率:每点按0~5 cm、5~10 cm、10~15 cm 分层测定。每层取样量不少于30 g(去,掉石块和植物残体等杂物)装入铝盒后称重,在105℃恒温下烘6 h,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常,温后称重,并分别算出分层和全层平均值,或用土壤水分速测仪测定,结果记入表1,3. 2 . 4 土壤坚实度:用土壤坚实度仪按3.2.3 分层测定,并分别算出分层和全层平均值,结果记入表1,3. 3 性能试验测定区长度不少于20 m,稳定区长度应能保证机组进入测定区前达到正常作业速度,试验地规划及项目的测定点按图1 所示,3. 4 试验样机应有制造厂的质量检验合格证,3. 5 试验机组的技术状态应良好,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整和保养。试验中不得随意更换手扶拖,拉机和驾驶员,3. 6 试验前必须对测试仪器进行校正,试验仪器必须经校验合格,试验用主要仪器和工具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08-06 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试 验 方 法,Rotary tiller fitted on walking tractors,–Testing methods,JB/T 9798.2-1999,代替ZB B91 008.3—87,2000-01-01 实施,JB/T 9798.2-1999,2,● ——标杆位置;,△ ——土壤绝对含水率、土壤坚实度及耕前植被的测定位置(各项目的测定点应尽量对应);,○ ——等距离插上标杆作为耕深测定位置,每行程左、右点数不应少于10 点,图1 性能试验地规划图,4 性能试验,4. 1 性能试验的目的,评定手扶拖拉机旋耕机作业质量能否满足农艺要求和与手扶拖拉机的配套合理性,并考核样机是否,达到设计要求,4. 2 性能测定,测定时每工况测定应不少于3 个行程,4. 2. 1 机组前进速度测定,测定每行程的机组前进速度,并算出每工况平均值,结果记入表1,4. 2. 2 耕深和耕深稳定性测定,用耕深仪或耕深尺进行测定。按下列公式计算每行程及每工况的平均耕深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耕深稳定性系数,结果记入表1,a) 每行程值的计算方法:,j,n,i,ji,j,n,a,a,j,劯,儹 儹1 ……………………………………………(1),1,( ),1,2,儃,劯 儃,儹 儹,j,n,i,ji j,j,n,a a,S,j,……………………………………(2),儹 別100%,j,j,j,a,S,v ………………………………………(3),u j 儹1儃 v j ………………………………………………(4),式中:aj——第j 个行程的耕深平均值,cm;,aji——第j 个行程的第i 个点的耕深值,cm;,JB/T 9798.2-1999,3,nj——第j 个行程中的测定点数;,Sj——第j 个行程的耕深标准差,cm;,vj——第j 个行程的耕深变异系数,%;,uj——第j 个行程的耕深稳定性系数,%,b) 工况值的计算方法:,N,a,a,N,i,劯 j,儹 儹1 ………………………………………………(5),N,S,S,N,i,劯 j,儹 儹1,2,……………………………………………(6),儹 別100%,a,S,U …………………………………………(7),U 儹1儃V ………………………………………………(8),式中:a——工况的耕深平均值,cm;,N——同一工况中的行程数;,S—……
……